0731-851378685

010-68207668

新闻动态 / NEWS
媒体报道
行业动态
专委会动态
通知公告
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 产业互联网如何实现“存量变革”

产业互联网如何实现“存量变革”

日期:2021-01-08 作者:来源学习时报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与提升传统产业同样重要。传统产业所蕴含的市场,与互联网创新技术相结合,构成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成为存量变革的来源。

如果说消费互联网是互联网经济的上半场,产业互联网则是互联网经济的下半场,互联网应用逐渐从需求侧拓展至供给侧,突出表现为:服务主体从个人转变为企业;目标定位从满足个人消费体验转变为改造企业经营模式、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经济形态从个人经济转变为平台经济,突出社会资源的共享性与开放性;商业模式从流量经济转变为价值经济,实现贯通企业产业链与扩展行业价值链;市场格局从专注消费需求扩展到产业整体布局,具有更广阔的经济前景。

融合是产业互联网的核心特征,其本质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个产业深度融合。产业互联网的三个主要领域可分为制造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和服务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是产业互联网的主战场,其实现途径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产品从创意、设计、工艺制造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整合。

产业互联网实现“存量变革”的三个维度为何产业互联网有助于实现“存量变革”?这表现在效率、质量、动力三个维度。

产业互联网有利于生产效率提升。在价值链处中低位、全要素生产率低和成本攀升的情况下,通过信息技术将工人、机器、原料配件,以及生产性服务连接起来,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及生产周期,实现成本可控和按需生产,从而提升整个产业的运行效率。

产业互联网有利于产品质量提升。通过实现人与机器的协同,实现产品自动检测、全程追溯与可视,从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构建智能检验检测体系。在现代制造业产品日益复杂精细的情况下,大量高素质质检人员十分稀缺,利用AI图像识别等技术可以实现智能质检,大幅度提升质检效率,减轻人工压力。

产业互联网有利于创新能力提升。互联网与消费需求的天然亲近有助于弥合供给端与需求端之间的错位,帮助企业广泛连接市场、感知变化,更快速反映需求,为满足需求,在产品供给方面保持持续创新动力,不断推进产品升级、服务升级、管理升级,为企业创新驱动提供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的优势与面临的问题

全球经济正加速向以融合为特征的数字经济、智能型经济转型,在产业互联网的推进过程中,各国处于同一起跑线,在中美之间科技产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之时,抢占产业互联网发展先机尤为重要。中国在产业互联网的国际竞争中具有显著优势。

第一,市场规模优势。中国人口规模庞大,中产阶级比重仍在提升,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体市场。第二,工业门类优势。在广度上,中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深度上,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第三,供应链和配套优势。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正在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以消费电子产业为例,中国深圳地区已形成世界上最具有成本竞争力和规模最大的电子产业供应链。第四,基础设施具有后发优势。中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地铁、水运、港口、隧道、水利、电网等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进入全球领先梯队,在5G、云计算等方面创新优势突出,为产业互联网在实物层面与信息层面的连接创造良好条件。

中国推进产业互联网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第一,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之间“语言”联通存在障碍。产业互联网需要所有参与者之间高度互动、相互渗透,实现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但现实是,传统产业人员缺乏对各个生产阶段的抽象精炼,互联网人员缺乏对具体产业的充分理解,双方之间话语体系难以接轨,而同时熟知两个领域的跨界人才更是稀缺。第二,传统产业的互联网生态构建能力不足。在理念上,对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应用推广的深度广度不够,互联网“反哺”传统产业的形式和内容有待拓展。在体系建设上,系统集成、软件开发、设备制造的供给能力不足,企业融入产业互联网的技术门槛和成本较高。在平台建设上,生产要素交易缺乏统一平台,产业互联网与金融支付互联网、商业零售互联网缺乏有效对接。第三,网络安全和防御体系需要加强。技术是把双刃剑,技术帮助企业充分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互联化的同时,也产生了安全问题。产业互联网会带来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连通,线上和线下边界的消失,网络空间的攻击可能会穿透虚拟空间,直接影响到物理世界的安全。互联网的智能设备增长可能达百亿,每个智能设备都可能成为攻击的切入点,隐私泄露和网络安全等隐患日益凸显,网络安全保护和防御能力亟待加强。第四,产业互联网标准需要统一。产业互联网建设不仅涉及企业内部网络,还涉及企业外部网络,以及大量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改造,因此系统的开放性至关重要。目前存在不同部门主推各自产业的互联网标准,若形成不同的系统标准,造成封闭性和排他性,可能会对未来产业互联网整合发展带来困难。

如何推进产业互联网发展

注重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大对既精通工业生产流程又懂信息技术的跨界融合人才的培养。不一味地依靠高校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或改革,需要从整个行业和企业自身出发,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汇聚国内外人才,解决复合型人才匮乏的难题。

加快构建传统产业互联网生态系统。在补齐短板上下功夫,把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完善多层次协同推进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环境,推动“产学研用”等多方协同发展。加快打造一批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降低企业应用互联网的技术门槛和成本。在促进应用上下功夫,大力培育产业互联网系统解决方案,支持企业从应用出发,打造细分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强化集成创新。完善传统企业、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装备供应商等之间的合作机制,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应用推广。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加快产业互联网标准制定与推广应用,充分发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引领作用,深化与各产业融合,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夯实网络和信息安全基础,充分调动政府、企业、服务机构等主体的积极性,各方共同参与,研究万物互联的潜在风险隐患,推动政企之间的安全信息共享,建立协同联动的互联网安全机制。

构建统一标准体系。既要发挥各产业互联网标准的特色,又要保证相互之间互联互通,避免重复投资,开放公共空间。防止各个部门各自为政,推出相互之间不开放、不兼容的标准体系。加强各产业之间、各部门之间、各企业之间的协同和配合,积极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增强国际话语权。(文洋)